August 31, 2015

August 14, 2015

咖啡飄香

精品咖啡的故事 文/黃游軒(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早晨之際,黃昏日落,甚至是挑燈夜讀時,總希望有些事情可以伴隨左右、沁入心脾。如果說茶香像是古代文人一樣溫柔醇厚,咖啡的香氣則像爵士樂手,嘗試在搖擺節奏音符中的顛簸與不安,綻出深刻的情感。 有關於人類開始品嘗咖啡的故事眾說紛紜,在這裡也不一一細說,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咖啡已經脫離不了現代的生活美...
continue reading 咖啡飄香

July 5, 2015

一位醫師的生涯指引──黃志賢老師專訪

訪員:吳尉綱、湯磊、胡冠明撰稿:吳尉綱(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一、緣起 當初以黃志賢老師作專訪對象的動機,在於老師不但具有醫師身分,還有多年教學經驗,也兼有研究計畫,可說是跨足醫界、學界、學校的指標性人物。另外,因曾有修過老師的醫學人文課程,也聽過老師在榮總病房對象是本校服務隊的演說,都深深欽佩老師仁厚的醫者風範。因此,不論是老師如何兼顧各項...
continue reading 一位醫師的生涯指引──黃志賢老師專訪

July 4, 2015

醫療與生活──學長的實習經驗分享(二)

PGY:莊智超學長 採訪/李瑋宸(陽明醫學系 109 級) 就讀醫學系的你,是否對行醫救人懷抱極大的熱忱呢?埋首於書堆中鑽研各類知識,或是活躍於社團中揮灑青春的同時,是否曾想過未來實習時的生活會是怎樣呢? 本次「醫療與生活」專題特別採訪目前在北榮擔任 PGY 的莊智超...
continue reading 醫療與生活──學長的實習經驗分享(二)

醫療與生活­──學長的實習經驗分享(一)

大六:鄭子明學長 採訪/田海寧(陽明醫學系 109 級) 相信大家對醫學生的「實習」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新聞中也時有耳聞。廉價勞工和超時工作,這是新聞上對於實習醫學生常有的形容詞,而事實上,實習醫學生也的確是相當辛苦,必須面對著實習中的種種...
continue reading 醫療與生活­──學長的實習經驗分享(一)

July 2, 2015

第二十一期陽明醫聲 系學會會長的話

淺談系學會與醫學生現況 文/詹承翰(陽明醫學系 108 級) 剛入學的時候,坐在大禮堂聽著那枯燥乏味的新生訓練,腦袋裡面想著之後的大學生活:在跨入成長的另一個階段時,看到無數未來生活的片段,宿舍生活、課程、社團、各式各樣的活動,而與之前最不同的是,上大學後,所有事情開始自治跟自理,學校由主辦的角色變成輔助的角色...
continue reading 第二十一期陽明醫聲 系學會會長的話

July 1, 2015

從全民健保看台灣醫療

在醫學中心之外,來自基層醫療的觀點與經歷 文/儲寧瑋(陽明醫學系第十屆,醫 80 乙,1991 年畢業,麻醉專科,現任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勞盟理事) 越重要的事情,越需要簡短扼要,而且要放在前面講。不重要的事情放後面慢慢說,字數和重要性恰好也成反比。我先把重點先提到前面來講: 一、健保不是單純的保險問題,要當成國家的醫療政策來看待。 二、盡信書不如無書,對老師和長輩也一樣,自己要懂得思辨,不要屈服於...
continue reading 從全民健保看台灣醫療

第二十一期陽明醫聲 主編的話

一同迎向崩潰終點線 文/王允翬、劉上琪(第二十一屆編輯部部長) 本期的《陽明醫聲》,終於出刊了。對於編輯而言,總會眼見許許多多為人所不曉的「線」,並且在其間受到殘酷而神經質的夾殺:交稿死線、排版對齊線、已讀不回上線又下線、最後底線、預算有限、日出地平線、今夜爆肝無極限。無數個清宵細長,用咖啡創造人工失眠,一路挺過來,我們終於一同迎向了崩潰終...
continue reading 第二十一期陽明醫聲 主編的話

June 27, 2015

醫學與人文的隔空對話

系列專題導論 文/歐陽彣昱(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在今年三月第四十九屆全國醫學院院長會議中,各校代表同意將醫學系的修業年限改為六年,在畢業之後通過國家醫師執照考試,再申請教學醫院,並接受兩年 PGY 的訓練才能成為住院醫師1。 而這六年的教育,又可以拆分成兩年與四年的階段:前兩年的教育以普通科目、人文、通識課程之培養為主;而後面四年則加入各項不同的專業課程與實習...
continue reading 醫學與人文的隔空對話

June 26, 2015

問陽明通識為何物?

以多元思維比較通識教育價值之所在 文/朱華盛、陳建均(陽明醫學系 109 級)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教育革新,人文與通識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人文」的定義到底是甚麼?對這個世代有甚麼重要之處?對醫學生而言呢?在探討這類議題時,我們常會特別強調「醫學生與醫生」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但難道一般公民和醫學生之間對人文的標準有什麼...
continue reading 問陽明通識為何物?

屬於我們主動發聲的力量

學生的地位與反思 文/歐陽彣昱(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經過這次專題的訪談,我們站在一個中立客觀的角度,聆聽兩方專家們對通識人文以及專業領域之間,權衡取捨的看法與認知為何,並從不同角度發現了課程可能的缺失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 那麼,在探討了那麼多通識教育以及醫學人文教育的問題後,我們又該如何改變...
continue reading 屬於我們主動發聲的力量

醫學系中的人文?

醫學人文的想像與實踐,或是更多? 文/陳旻(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醫學人文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拿去問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不同醫師心中的醫學人文,甚至也大相逕庭。然而,這些所講的,都是已經進入醫界的人士的想像,如果要以醫學生的角度來探討醫學人文,或許我們可以從實際上接觸到什麼樣的...
continue reading 醫學系中的人文?

不識「人文」真面目?

探究老師語言底下的小祕密 文/田海寧、劉佳妮(陽明醫學系 109 級) 在這次系刊訪談中,我們邀請到凌憬峰老師、王署君老師、鄭凱元老師和傅大為老師給予我們很多寶貴的想法,相信大家看完了前面的單元,對於他們所講述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歸了解,沒親身體驗過跟老師們的訪談,還是有些事情是無法知道的,現在就藉由我們接下來的...
continue reading 不識「人文」真面目?

問醫學人文為何物?

被獨立出來的「人文」,被放大的價值? 文/朱華盛、陳建均(陽明醫學系 109 級) 在從各方角度討論完通識教育的意義之後,本篇章將聚焦於醫學人文教育,並同樣試著綜合不同思維俯視醫學人文教育存在的意義。「醫學人文教育」,聽起來跟人文教育/通識教育那麼相像,只是在前面加了「醫學」二字,而被獨立出來。 到底,為何會有醫學人文教育的...
continue reading 問醫學人文為何物?

June 25, 2015

健保,健保,二十年

系列專題導論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你對於健保,瞭解多少?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全民健康保險正式開辦,迄今已屆滿二十週年;這個堪稱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工程,亦是民眾的滿意度最高的公共政策1,實現了就醫平等與社會互助,更曾被美國廣播公司(ABC)譽為健康烏托邦(Health Utopia)。然而,就在健保二十歲「切蛋糕」慶祝之際,今年三月份《遠見雜誌》的台灣醫療關鍵報告,其涵蓋醫界八千餘人的問卷調查,竟高達 92% 的醫事人員對未來感到「悲觀」,直指現今醫療的急速崩壞,健保難辭其...
continue reading 健保,健保,二十年

專題結語:走向下個世代的蓬勃與成就

系列專題匯整、回顧與展望 文/編輯部 健保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們甚至要問,表面上得以名之的「問題」,其背後的本質確切為何?為進行探究,在此次專題的過程,我們首先針對全民健保的制度現狀、各國不同的健康照護制度,以及當前時常被提出討論的熱門議題,作概要性的...
continue reading 專題結語:走向下個世代的蓬勃與成就

學界的角度──專訪周穎政老師

經濟學分析:洞見健保的盲點與未來出路 採訪/黃游軒、洪益欣(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黃博裕、吳政寬(陽明醫學系 109 級) 健保的議題涉及到民眾、醫師與政策制定者三方意見的歧異與妥協,任何制度的形成都呈現了該國的文化經濟背景。 而台灣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採取「自由開放」的經濟模式,但是在社會福利方面卻是採取「福利國家」的政策,其中健保則是最為複雜的社會福利政策之一,而經濟學的理論更是勾勒出保險政策收支情形的重要...
continue reading 學界的角度──專訪周穎政老師

June 24, 2015

醫師的角度──專訪鄭浩民醫師

走向品質提升與醫病雙贏,醫界需要團結 採訪/黃睿慈、陳旻、吳尉綱、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鄭浩民醫師為臺北榮總心臟內科的主治醫師,也是畢業於陽明醫學系的學長。而本次系刊中所欲探討的重要議題──健保制度,實對於政府、民眾、以及醫療供給者皆有非常大的影響,而在未來進入職場,更與我們切身相關;我們也認為,在步入之前的學生時期,正是理解健保制度的最好時機,才能夠發揮己力,參與討論、做出改善。 因此在此次的訪談中,我們即請到鄭浩民醫師由醫療現場的實務經驗出發,對於當前健保制度與臺灣醫療體系的重重困境,為我們做出第一手而深刻的看法與...
continue reading 醫師的角度──專訪鄭浩民醫師

醫學尬人文,迸得出新滋味嗎?

從我的修課經驗,看醫學與人文兩種文化 文/何思凱(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因為選修校內的性別學分學程,我大二上時到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修了「性別與技術」一門課,開始接觸「科技與社會」(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這個跨領域的學...
continue reading 醫學尬人文,迸得出新滋味嗎?

June 23, 2015

人文教育知多少?

重新檢視:陽明大學的人文教育概覽 文/劉上琪(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陽明通識規劃的組織架構 本校的「共同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共教中心)專門負責全校共同教育課程的規劃,共同教育中心底下分支出通識教育委員會與基礎學科教育委員會,各自負責通識課程與基礎課程的規劃。其中,全校八系的系主任皆為通識教育委員會的當然委員,這意味著只要學生對當前本校的通識教育有任何意見,基本上可以經由系辦處反...
continue reading 人文教育知多少?

June 10, 2015

陽明對大學教育的「愛」

談大學教育的理念與實務 文/陳旻(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大學教育應該是什麼呢?在我們大學裡面,可以看到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這兩者構成我們的大學課程。而我們很容易看到專業教育的必要性:因為正是專業教育試圖讓我們具有必備的專業能力,尤其在陽明這樣生醫為導向的學校中,許多科系都可能要直接進入職場,沒有專業能力是說不過去...
continue reading 陽明對大學教育的「愛」

June 7, 2015

全民健保知多少?從納保、給付、支付談起|下

由現行制度,看全民健康保險 文/洪益欣(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對於醫療提供者:給付制度 總額預算支付制度 自 2002 年開始,全民健保的支付制度即採取總額預算支付制度(glo­bal bu­dget sys­tem),亦即在前一年由醫療服務者與使用者,預先協商四大類別(包含牙醫門診、中醫門診、西醫基層、西醫醫院,另有洗腎服務、專款項目等其他預算)的適當醫療費用總額(圖六)。 最初實施總額支付制度的原因是為解決醫療費用的急速成長的窘境,避免重蹈公勞農保時期財務嚴重虧損的覆策,同時希望能將醫療費用控制與預算範圍內,促使醫療資源合理運用,解決資源有限的最根本...
continue reading 全民健保知多少?從納保、給付、支付談起|下

全民健保知多少?從納保、給付、支付談起|上

由現行制度,看全民健康保險 文/洪益欣(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全民健康保險,自民國八十四年正式施行後至今已邁入第二十個年頭,其宗旨亦從最初的「消弭因病而貧」轉為「體現全民健康」。現今台灣的醫療保險制度早已成為各國欲效法的佳傳,更體現了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的願景── universal co­verage,達成平等取得就醫資源、保障醫療服務品質,並且免除人民因病而破產的目標。 在這二十個年頭中,全民健康保險歷經了眾多的變革才展現今日的樣貌,或批評、或稱揚,或撻伐、或讚許,所希冀的皆是能提升台灣人民的健康福祉,而全民健康保險也不可否認地,早已成為台灣人民生活的一...
continue reading 全民健保知多少?從納保、給付、支付談起|上

May 28, 2015

醫師的角度──專訪陳明德醫師

專訪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重症加護科陳明德主任 採訪/王昭祺、李瑋宸(陽明醫學系 109 級) 陳明德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外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目前為台北榮總神經重症加護科主任。 在此次難能可貴的訪談中,陳醫師不僅分享許多健保制度下的醫院現況以及個人的看法,甚至也給了我們諸多行醫路上的鼓勵與建議,希望能幫助各位對於健保制度下的醫療現場、以及未來職涯選擇,都有更加深入的...
continue reading 醫師的角度──專訪陳明德醫師

May 22, 2015

美麗糖衣,還是穿腸毒藥?

健保的存在價值與可能的改革走向 文/黃游軒(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健保現存議題討論 在先前的文章,我們已經知概略知道目前健保推行的歷史沿革以及狀況,接下來我們將要探討有關於健保現存的一些問題與討論,討論健保在處理財政問題時,當局在理想與現實的權宜之際,所造成的一些隱憂。 所謂歷史不是一天所造成的,所以本文將會從健保創立之初的建構開始說明,接著是論量計酬的架構下所造成的醫療人員負擔,再來是 DRG 的制度介紹,最後則討論所謂的「藥價黑...
continue reading 美麗糖衣,還是穿腸毒藥?

May 20, 2015

醫師的角度──專訪黃安君醫師

談健保的實務現況,以及未來高齡化的應對方向 採訪/王昭祺、李瑋宸(陽明醫學系 109 級)、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相信讀者一定對這句話並不陌生。目前的健保在許多方面已產生問題,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即是健保財政方面的危機與轉機:健保在哪些方面,對醫療構成不良的影響?又有何種改善與借鑑的可能? 此次專訪,我們拜訪了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的黃安君主治醫師,黃醫師同時也是陽明大學醫學人文選修課程的老師,專精於老人醫學。黃醫師身為前線工作者,對健保應有深刻體認,更對未來健保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有深入見解;因為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所以藉此難得機會,專程至北榮訪問黃...
continue reading 醫師的角度──專訪黃安君醫師

學界的角度──專訪傅立葉老師

從福利政策與政治分析,看台灣的全民健保 採訪/黃游軒、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傅立葉老師為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的教授,身為社會政策與福利國家方面的專家,亦參與了全民健保與長照保險等政策的規劃工作。在此次非常難得的訪談機會,老師也不吝與我們分享許多十分精彩的見解;希望透過福利政策的意涵來觀照全民健保,能夠讓我們對於健保的認識,具備與社會民眾更加廣泛、且必不可缺的接...
continue reading 學界的角度──專訪傅立葉老師

May 15, 2015

民衆,你怎麼看?臺北榮總田野調查

發源於民則歸於民:健保二十週年,民眾怎麼看? 文/王盈湘、林侑緯(陽明醫學系 109 級) 制度,是人類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結晶,人民不單單只是制定者,更是使用者,現就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而言,甚至可以說是受惠者。而享用權利的同時,每個人也都擔負著必須的義務──定時繳納健保保費。 然而,世間上並不存在完美的制度,有利必有弊,該如何使弊的部分盡可能獲得改善,制定和執行政策者不能只依自己的想法恣意規劃、實施,應廣聽民眾的意見與感受,適時採納並作出回應;畢竟使用這制度的民眾,遠遠超過少數的政策制...
continue reading 民衆,你怎麼看?臺北榮總田野調查

April 18, 2015

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

誰才是元兇?一位實習醫學生來自醫院的所見所感 文/黃柏翰(陽明大學醫學系 104 級,現於台中榮民總醫院實習,參與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 醫療人才與技術的養成,需耗費十幾年,所以醫療應該是貴重且特殊的、具有高風險性。但健保制度卻徹底翻轉了民眾對醫療的認知,讓大家都誤以為是便宜、方便、快速的,像麥當勞的得來速。 ──亮亮醫師〈醫療,不是麥當勞的得來速...
continue reading 健保不倒,台灣醫療不會好?

April 11, 2015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四

除了全民健保,美國、英國、新加坡,又復如何?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結  語 在本文中,我們檢視了美國、英國與新加坡三種非常不同的健康照護制度,由此可見,台灣名曰「全民健保」的社會保險絕非唯一選擇,在市場與福利的光譜上實存有無數的可能性;但我們應該理解,即便是常被舉為極端的美英兩國,隨著歷年來的變革亦是趨向模糊,並不是全然的市場化或公共化,多少出現了折衷的情況。此外,各國為何從如此之多的可能性中選擇該種制度,也並非出於偶然,乃因健康照護具有的特殊性質,使其毫無例外地納入了政治與社會的因...
continue reading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四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三

除了全民健保,美國、英國、新加坡,又復如何?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新加坡 李光耀曾言:「我們堅決反對西方式的福利制度,我們所要建立的是『東方式』的福利國家。」正是基於如此「亞洲價值」的信念,讓新加坡在脫離英國殖民之後,逐步建構起非常獨特的健康照護制度:醫療儲蓄帳戶(me­di­cal sav­ings ac­count,MSA);透過國家責任極小化、個人責任極大化的方式,如今新加坡以 NHE 佔 GDP 僅僅 4.5% 的效率,為國民提供相當出色的醫療照護,在 2000 年 WHO 的報告中排名世界第...
continue reading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三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二

除了全民健保,美國、英國、新加坡,又復如何?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英  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 年工黨政府通過國民健康服務法案(Na­tion­al Health Ser­vice Act),1948 年正式生效,英國自此進入公醫時代。NHS 是成立最早之公醫制度,亦是第一個高度單一集權(single-­payer)的健康照護制度,醫師相當於公務人員,領取政府薪俸,為國民提供免費且完善(com­pre­hen­sive)之醫療服務;且 NHS 極重視基層醫療,今日若到英國留學,落腳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在當地註冊一位家庭醫師,英國國民更與其有著緊密連結。如此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1以及社會主義理想的實現,可說是與美國完全相反的極端,卻似乎無法免疫於公部門之通病,如今有著官僚化、經費過度膨脹的隱...
continue reading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二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一

除了全民健保,美國、英國、新加坡,又復如何?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自1950 年代以降,「健康照護」逐漸被視為普世之基本人權(ba­sic hu­man right)與國家之社會責任(so­cial ob­li­ga­tion),在此主流趨勢之下,先進國家因而紛紛建立起健康照護制度;儘管其型制極為多元,涵蓋了社會保險、社會救濟或國民健康服務系統(Na­tion­al Health Ser­vices,NHS)等不同方式,細則亦隨著各國而異,然本質皆是用以確保醫療普及化、就醫可近性的制度與政策。至於台灣雖起步較晚,但亦在 1995 年正式開辦了全民健保,自此全國人民方納入國家的保障...
continue reading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一

April 10, 2015

全民健保二十週年國際研討會紀實

有何挑戰?如何應對?OECD 國家與台灣的健康醫療議題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在今年(2015)的三月十六至十七日,中央健保署假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全民健康保險二十週年國際研討會」,為期兩天,以「先進國家健康照護系統之成就、挑戰與改革」為主題,廣邀各國學者與會共議討...
continue reading 全民健保二十週年國際研討會紀實

April 9, 201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以大誌為誌──社會企業初探 簡介/吳政寬(陽明醫學系 109 級) 尋訪紀錄/林侑緯(陽明醫學系 109 級)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似乎是每個所謂「進步」的資本主義 M 型社會病態的常態。一旦有錢,便常常為富不仁,為求財路而不擇手段;尤其是集資而成的企業,常常只以營利為目的,而不管良心道德。這樣看來,企業的營利和社會的利益是相背而行的兩條延長線,不會有交集。但這樣的想法,在穆罕默德.尤努斯創辦了微型貸款之後被重重推...
continue reading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April 8, 2015

推薦閱讀──《因與聿案簿錄》系列

淺談輕小說與我的推薦 文/吳慧琦(陽明醫學系 109 級) 近 年來,網絡媒體日漸發達,許多人利用這個機會在網絡上發表各式各樣的作品,更有許多網絡作家因此而獲得了出版的機會,成為真正的作家。在這樣的潮流之下,近幾年來出現了一種流行文體—輕小說。 這些小說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以及華麗的想像為特點,迅速攻佔了市場中的年輕讀者,無論...
continue reading 推薦閱讀──《因與聿案簿錄》系列

April 6, 2015

生物醫學魅影的籠罩?

陽明大學與綜合大學通識的差異與困境 文/蘇子軒(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陽明大學的前身為國立陽明醫學院,校訓「真知力行、仁心仁術」貫串了陽明作為一所生醫大學的定位,就算西元 1994 年後改制為國立陽明大學,在系所、師資、人才培育上,仍然不脫濃厚的生物醫學氣息。在這樣的氛圍與脈絡底下,陽明大學的通識教育與一般的綜合大學有什麼不同?其困境何在?又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掙出一條道路...
continue reading 生物醫學魅影的籠罩?

April 1, 2015

……繼續閱讀 閱讀媒介與理解框架

淺談電子網路時代的閱讀性質與困境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無分紙本或電子頁面,閱讀媒介作為資訊之載具,經常被期待為一中性透明的理解空間,能忠實地媒合作者與讀者的雙方交流,完成訊息的釋出與吸收。在今日逐漸電子化的趨勢,加之網際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普及,現代年輕讀者的閱讀方式已然發生重大改變:實體紙本的重要性日益削弱,而漸轉向發生於螢幕上的電子閱讀。 然而,「閱讀媒介」既然身為訊息交換的管道,則其存在未必純然無色無味,勢必將框限讀者的理解與作者的寫作過程。對於年輕世代而言,寫作與閱讀有相當大程度與社群網站...
continue reading ……繼續閱讀 閱讀媒介與理解框架

March 31, 2015

新書推薦──《改變歷史的元素之王:碳》

日本科普作家帶來的知識饗宴 文/黃博裕(陽明醫學系 109 級) 你知道「很可能是『糖尿病』才令大唐王朝得以延續」嗎?你曉得「『最早的痛風病患』其實得要追溯到白堊紀」嗎? 此次要向大家推薦的書籍,不僅曾位居2013年日本Amazon歷史類排行的首位,也同時獲得了最高的五星評價,本書作者為佐藤健太郎,書名《改變歷史的元素之王:碳》,並在2015年2月於台灣出版。 那麼這本書的特色何在呢?提到「碳」,首先會想到的肯定就是「有機物」了吧?...
continue reading 新書推薦──《改變歷史的元素之王:碳》

March 25, 2015

醫生,學生,醫學生

關於第二十一期陽明醫聲 文/王允翬、劉上琪(第二十一屆編輯部部長) 一九九四年,國立陽明大學改制,醫學系系學會於焉成立;二○○三年,承續過往的系刊《陽明醫訊》,當時的系學會決以創刊號《極樂陽明》之姿復刊,而在歷屆學長姊的苦心耕耘之下,《陽明醫聲》一名方逐漸定立,今日由系學會編輯部的同學負責撰寫與統籌工作。翻開《極樂陽明》,在書末的〈誠徵編輯〉一文中,我們可見到時任主編在發起復刊之時,對於這份刊物的期待...
continue reading 醫生,學生,醫學生

March 2, 2015

陽明醫聲第二十一期

發行單位 | 國立陽明大學第二十一屆醫學系系學會 發行日期 | 二〇一五年六月 地址 | 臺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一五五號 系主任 | 王署君 系學會長 | 詹承翰 主編 | 王允翬   劉上琪 編輯群 | 王昭祺   王盈湘   田海寧   朱華盛   吳政寬   吳尉綱   吳慧琦   李瑋宸   林侑緯   洪益欣   陳 旻   陳建均   黃游軒   黃博裕   黃睿慈   劉佳妮   蘇子軒   歐陽彣昱 ...
continue reading 陽明醫聲第二十一期
Page 1 of 7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