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4, 2015

醫療與生活──學長的實習經驗分享(二)

PGY:莊智超學長
採訪/李瑋宸(陽明醫學系 109 級)


讀醫學系的你,是否對行醫救人懷抱極大的熱忱呢?埋首於書堆中鑽研各類知識,或是活躍於社團中揮灑青春的同時,是否曾想過未來實習時的生活會是怎樣呢?

本次「醫療與生活」專題特別採訪目前在北榮擔任 PGY 的莊智超學長,藉由他的經驗分享,讓我們一起了解實習時在醫院可能遇到的各種事物,並且如何做好時間規劃以便在忙碌工作之餘仍享有高品質的生活,以下就聽他娓娓道來。

莊智超學長


工作時數


目前衛服部規定住院醫師工時一週不超過 88 小時,但是如果你那天值班的話,那麼你連續工作時數就會超過 24 小時。至於沒有值班的時候,就是你病人的事情忙完,該做的工作做完就可以下班,早者在四點半、五點,晚者在七點或是九點回家,並沒有一定的下班時間,更沒有所謂的打卡下班。

然而,輪到值班的時候,接下來都會是你上班的時間。值班時其實是在一個待命(on call)的狀態,有事護理長自然會通知你,沒事就做自己的事,或是補眠。

在整形外科時,平均一週工時會超過 88 個小時,在婦產科時則剛好等於 88 小時,各科工作時數都不太固定。兒科會依照表定時間下班,外科就比較不能保證。統合來說,一天大概工作近12小時,一週輪二到三班,大約三天一班。


休閒活動


關於從事何種休閒活動,通常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動態活動,有些人喜歡靜態活動,有些人就會想說休息,或乾脆睡覺補充體力。我個人則喜歡慢跑、游泳,不然就是放空、上網瀏覽等。

到了臨床以後,基本上閒暇時間就是下班以後,但是下班後工作也不算是完全結束;比如說某些科要報告論文,或是有時老師會要你回去查一些資料,回來時報告,有時候還要去看一下病人有什麼狀況。基本上,閒暇時間就是讀書與運動,至於以前大學時代夜衝或夜唱,就不太可能了。

至於閱讀的部分,可以選擇小說或是電視劇,另外也可以讀臨床的書或上網查一下資訊,完成老師指派的作業,同時增加自己的知識,這樣隔天面對病人時才知道要做什麼治療、什麼處置。

通常在與老師問答的過程中,有沒有念書大概都心裡有數,有時這也會做為老師評判的標準。比如說在外科時,如果明天就要上刀,你可能會唸一下人體組織與血管的構造,或是術後可能的併發症,這樣在手術室中就比較能投入其中,主動提出自己的問題、想法、該注意的事,而不是只是照著老師的指示做事;這樣一來不僅增加老師對你的印象分數,也提高自己受提拔的機會。


大五、大六、大七與在 PGY 時的差異


大五、大六、大七時還沒有執照,通常需要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在旁指導,不過厲害的可以獨力面對,像是放尿管或是鼻胃管,有些人就是一學就會。

在學長姐看來,大五到大七階段的學生像「過水」一般,今天在這一科,明天又到下一科;相對來說到了 PGY 以後工作就會固定,所以大部分開藥、診斷、看病就交由 PGY 或住院醫師來做。另外,PGY 屬於主要照顧(primary care)的角色,負責查房、詢問病情,對病人的了解也較深入,因此病人需要協助時護理師一定最先找 PGY。


時間安排


有些人可能會安排個大目標,比如說去考托福、拿個潛水執照,或是去參加一場馬拉松大賽。班上比較積極的同學,都會對自己的生活做一些規劃,相對來講,我就比較沒有去定一個目標,常想到的就是「今天醫院要做什麼」?所以我會比較佩服那些會安排自己生活的人。

比如一開始在婦產科時,我常抓不到主治醫師的節奏,病人一次來很多,而且動作又慢,就會一直被追著跑。不過到後來習慣以後,病人一來就知道大概要做什麼,像是檢查要做什麼、動手術要簽同意書、抽血要驗哪些項目等。因為這些是到後來都有一個規律,熟悉之後很快就能上手,相對來說時間就會比較充裕。

讀書則是大五、大六、大七都可以做的部分,但到了臨床以後,生活一忙,就比較少有時間去鑽研一個主題。實習時,建議可以就今天所看到的病回去查個資料,研究這個病可能的症狀或是治療方法。以前在學校只是聽老師講述,進了醫院以後,你還可以搭配實際看到的和你過去所學是不是一樣?有沒有什麼差異?這樣對於學習上比較有幫助。理想上應該是如此,不過有時事情太多就會「懶惰」而做不到。


心態調整


通常來講,你在進入一個科別以前就要有預先的心理準備。比如說你下個月要進到內科、外科就會很累,相對來說,復健科、麻醉科、家醫科就會輕鬆許多。這樣一來就不太會有不適應的問題。有時候雖然會忙不過來,但是藉由閒聊時的抱怨,還是可以達到「舒壓」的效果。


面對未來的實習,學長的建議


在踏入醫學這個領域以前,要先想好一件事:你是真的想當醫生嗎?因為若不是真正喜歡的話,會很辛苦。綜觀各行各業,其實醫學系未來的出路與自己的所學是相關性最高的,不是自己有興趣的真的會走不下去,早點轉行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若自己想好,未來就是要走臨床、醫療,就要認真去做。以前的在和信醫院時老師曾告訴我,在大五以前就要把未來可能要用到的知識準備好,這樣你在臨床上就不會那麼忙,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好好學習臨床上的技巧、知識,比如說心電圖、抗生素的用法、抽血數據的判讀還有接病人的訣竅,這些都是未來各科都需要用到的。我們應該要實際去操作,而不是只是在旁邊看看,要從錯誤中學習、不要怕錯。

在實習時,要先了解一項操作流程該有的大方向;另外,該做的事、分配到的工作就一定要做到。在醫院裡,最重視的就是團隊合作,如果一個人臨時有事不能來,那麼步調一定會大亂。


實習時遇到的困難


遇到的困難較多跟環境有關。在當 PGY 時,常常忙著處理雜事,或是忙著向病人家屬解釋病情。在外科時,一早進刀房,晚上七點才出來也是常有的事,出來之後還要寫好病歷、準備報告,因此就無法好好去思考病人的問題,或是這些問題的癥結點出在哪?有時只能夠替他們做檢查,或是解決他們表面上的症狀。

相較來說,大五在當 clerk 時,就可以待在一個診間,花一個小時好好詢問病人病情、了解他的需要,並且做出正確的診斷與適合的處方。

在教學方面,我也時常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帶給他們一些東西,但是光是處理臨床上的事就弄得焦頭爛額,更沒時間去理學弟妹。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們就像過客,在一科待一下就走,學到的也只是片段。我是覺得滿慚愧的,就算是過客也該帶個「紀念品」走吧!

以上提到的問題,我覺得也是出在「效率」,如果你做事迅速當然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如果做事不快,事情一多、一忙,就容易流於得過且過的心態。此外,「懶惰」是最大的敵人,雖然我們都知道運動的重要,但是事情忙完、下班後就只想到休息而忘了運動,因此要保有規律的運動習慣也是需要相當大的毅力。


後  記


值班之夜,獨自躺在硬梆梆的長椅上,漆黑的寂靜淹沒了四周。在這,除了單調的時鐘滴答聲迴響在這幽暗的診間,其他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有規律的、毫無變化的。

突然間,一道響鈴劃破急診室既有的沉寂,一群人急忙推著擔架進來,嘈雜聲與喧囂聲瞬間填滿了這空間。我從長椅上縱身躍起,以最快的速度、嫻熟的技巧替病人包紮、給藥、消毒……。待一切穩定後,我又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到診間,此時東方早已透出曦微晨光。在醫院的生活,差不多就是在忙碌與疲憊的循環中度過的吧!

醫療與生活,是目前醫學生關注的重要一環,儘管成為醫生是許多人畢生的夢想,但實習時「爆肝」的生活卻讓不少年輕學子望之卻步。醫勞小組正努力改變醫學生過勞的現況,不過這個問題目前依舊存在。

因此,要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保有高品質的生活,考驗著我們的智慧。莊智超學長曾提到,他會要求自己每天要有規律的作息,沒有值班時一定要在十二點以前就寢,如此一來才能在隔天晨會時保有足夠的精神;另外,他也提到他在閒暇時也會從事游泳、慢跑等運動。由此看來,保有良好精神、維持基本體力是面對未來繁忙實習生活的重要良方。

此外,我們更應充實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足以應付未來在醫院遇到的各種挑戰,培養興趣,以便在學習、工作之餘得以抒發壓力。醫學之路絕對不會輕鬆,不過如果我們保有樂觀的態度、積極的生活方式,相信這條路上絕對能夠走得快樂。

創用 CC 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