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6, 2015

不識「人文」真面目?

探究老師語言底下的小祕密
文/田海寧、劉佳妮(陽明醫學系 109 級)


這次系刊訪談中,我們邀請到凌憬峰老師、王署君老師、鄭凱元老師和傅大為老師給予我們很多寶貴的想法,相信大家看完了前面的單元,對於他們所講述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歸了解,沒親身體驗過跟老師們的訪談,還是有些事情是無法知道的,現在就藉由我們接下來的文字,一起走入那塊大家尚未知的領域吧。


醫學與人社兩院綜觀


首先,從訪談老師時的情況分析,醫學院的老師回答問題多是從現在的生活、工作環境出發,也就是由「當醫生」的角度回答,相對人社院,較少將焦點著重在「通識教育」上。舉例來說,凌憬峰老師在接受我們的訪問時,提到他覺得通識課程其實不是必要的,通識所學的知識,在未來(當醫生時)不一定用的到;因此,並不覺得醫學生需要特別吸收其他人文知識,主要是看自己的興趣。王署君老師則是對醫學生有所盼望,認為醫學生是未來的領袖人才,因此需要接受通識教育培養格局及獨立思考能力;此外,兩位老師回答有關「通識教育」的問題時,多多少少會將答案帶往「醫學人文」的方向。人社院的老師則是著墨於「通識教育的必要性」,不論是傅大為老師還是鄭凱元老師,皆對通識教育抱有強烈看法,認為通識是大學生必備的涵養。

接下來,我們比較了人社院和醫學院對於「醫學人文」的觀點,不過在比較前,讓我們先回想一下大一時醫學人文導論的第一堂課──什麼是醫學人文?有人說,它是醫界面對問題時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也有人說它是社會對醫療不信任所提出的反思內容。醫學人文的範疇廣泛,從醫界和社會不同的角度出發,所看見的面貌也就不盡相同。由訪談各兩位人社院及醫學院老師的紀錄內容可以了解到,雖然無論人社院還是醫學院都很重視醫學人文教育,但人社院的老師強調「醫療和社會的結合」,而醫學院的老師偏向醫學人文的運用,也就是「和病人的溝通互動」。

從以上比較中,不難看出人社院老師和醫學院老師觀點的不同,但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差異,我們試著歸納出以下論述:


一、當前所處專業領域的不同


進大學以前的學生如同一張白紙,經過不同學院潛移默化的培育、訓練後塑照出不同的形狀,每個學院所關注的事物、慣有的思維模式皆不同。

如同商業週刊所述:「醫學系可能極其強調精準確實的執行能力,但又要能隨時承受高度不確定性;社會科學院可能強調各種現象之間的關係,並試圖建立理論或模型解釋之,甚至主動的控制現象。」醫學院的老師不僅經過漫長的醫學教育訓練,也於醫界服務多年,思考時是以處理問題為導向,因此對於通識、醫學人文的看法多少涵蓋了些實用性的色彩。另一方面,人社院老師專注於人文社會領域,因此思考模式容易導向「人文的培養」和「社會的連接」。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本校人社院的師資有一特色:皆非只擁有純粹的人文社會背景。本校許多人社院老師,大學時代就讀理工學院甚至是醫學院,而後才轉換跑道,例如:鄭凱元老師大學主修土木工程;傅大為老師則是物理系畢業。師資背景的多元,是本校人社院跟一般大學相當不一樣的地方。

由此我們能推測,一個人在形成專業的過程中,不論經歷過什麼樣的訓練與多少背景,最終影響其思考模式的終究是他最後留在的領域,也就是當前其工作或專業所處的位置。畢竟,人社院在過去也曾開設過許多與醫學相關的通識課程(例如:腦神經科學、醫學史等等),但即使如此,他們依舊能站在與醫學院不同的視角,用更廣泛的「人文」精神帶領同學看待這些看似很「科學」的課程。


二、角色(角度)的不同


相異的背景,造就了看待事情的不同角度。訪談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們之間角色(角度)的不同。人社院老師站在社會的角度,以社會的觀點來期許我們:除了精湛的醫術外,更重要的是能對「人」有更深的體悟與感受,也就是「人文素養」。

而醫學院的老師當然是站在「醫者」的角度,憑著自身行醫多年的經驗,加上對於現實的衡量,雖然有提到「人文素養」的培養,但似乎,他們更加在意的是如何成為符合這個時代潮流下的「醫生」。


三、課程規劃的趨勢


當前人社院老師和醫學院老師各活躍於自己的領域,較少有機會跨足對方的領域,但事實上,二者之間並非沒有合作過。

在與傅老師的訪談中,我們得知,在多年以前,人社院曾經和醫學院合作,開設各式與醫學相關的人文課程,在當時,醫學人文與一般通識課程是有所重疊的,因此二者並非形同陌路,彼此各自為政,然而,因為近年來逐漸有一般通識脫離「醫學」綑綁的趨勢,兩院在課程規劃的責任上才劃分的越來越清楚。

另一方面,醫學院無法如人社院對通識教育、社會人文一樣感受強烈,卻是個事實。加上在教授們接受醫學教育的時代並沒有「通識」的概念,許多沒有接受通識教育的醫生們依然可以表現傑出,因此部分醫學院教授認為通識並非必要。而人社院的老師對於目前醫療狀況的了解僅來自於媒體的第二手資訊,非在第一線親自體會,因此很難完全理解醫學人文對於醫學生的影響及必要。


四、時空背景的不同


在醫師本身也兼職其他行業,而「看病」並非主要收入來源的時代,「杏林春暖」的故事可成佳話,醫師也較能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

然而,在現今醫療活動高度資本化的時代,醫療成為醫師唯一收入來源,「究竟行醫是以賺錢為目的,還是因為服務的熱誠以及興趣呢?」這個問題困惑了許多醫生及醫學生,當越來越難以釐清自己正在、或是將來從事的是「志業」還是「職業」時,社會、醫界對醫學生的期待也就有所分歧。


結  語


綜觀而言,人社院的老師和醫學院的老師觀念的不同可能在於立場的不同,又或許這些差異是大時代下的產物,而各有其理。大致上,我們將老師們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歸納出以下三種:

一、通識教育為心靈上的調劑,依照個人適性,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選項。
二、通識教育為心靈上的調劑,但每位大學生皆應藉由通識教育培養自己的興趣。
三、通識教育是基本的、大學生人人所必備的人文素養。

前兩者屬於「多元性向」的呈現,也就是學生們在選擇通識領域上自由度較高;相較前兩者,第三點是在「專業」以外,被普遍認為「必備」的能力。但是什麼性質可以歸屬在「必備」而什麼課程屬於「性向」呢?這個答案將因為個人注重的面相不同而相異,一如人社院視核心六大領域為必備,醫學院則認為醫學人文才是醫學生的必備。

通識教育所佔的份量因人而異,也有許許多多不一樣的想法,有人認為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需要的是如同達文西一般的通才,也有人認為學有專精,專業的價值遠勝於全人教育。在面對許多正反不同的意見時,我們難免心生疑惑,但同時也必須學習思考其背後的意義並學習,如此才不枉老師給予我們的期望。



創用 CC 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