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5, 2015

健保,健保,二十年

系列專題導論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對於健保,瞭解多少?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全民健康保險正式開辦,迄今已屆滿二十週年;這個堪稱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工程,亦是民眾的滿意度最高的公共政策1,實現了就醫平等與社會互助,更曾被美國廣播公司(ABC)譽為健康烏托邦(Health Utopia)。然而,就在健保二十歲「切蛋糕」慶祝之際,今年三月份《遠見雜誌》的台灣醫療關鍵報告,其涵蓋醫界八千餘人的問卷調查,竟高達 92% 的醫事人員對未來感到「悲觀」,直指現今醫療的急速崩壞,健保難辭其咎2

無庸置疑,已然深植台灣的全民健保,藉由醫療需求與供給的全國性整合,對於醫療體系已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力,亦與大眾建立起密切的依存關係。而身為第一個「後健保」世代的我們,不僅早已因一般民眾的身分而納入健保涵蓋,若在未來披上白袍,所步入的正是醫療體系,服務所為的正是社會大眾;我們與健保制度的接觸,勢必將更加切身與直接。是以,瞭解健保之價值、制度、沿革、問題與困境種種,是醫療與社會對接之必要,無論將來或是現在,都成了醫學生/醫生必需面對的課題。

但令人驚訝的是,我們身為醫學生,卻往往有如「絕緣」:何以對健保制度的瞭解與關注,竟常是如此「匱乏」?但事實上,我們相信,站在「醫學生」的立場並不應是脫節,而正是認識健保制度的最好時機:我們居處於社會與醫界之間,尚未受到身分與框架的束縛,方能不落於狹隘偏頗,而能通盤檢視健保的各個面向,形成獨立意見,並且累積改變的力量。我們必須理解,在健保的形塑下,政府、民眾與醫療提供者三方,業已形成特殊之三角關係;此刻所亟需的,已並非片面觀點的渲染,而必須透過多方多樣的切入角度,方能讓龐如冰山的問題全貌,得到較為完整清晰的呈現。

然而,健保議題之多元、資料之紛雜,在欠缺基礎的認知之下,實難以參與討論的脈絡;因此本次的專題,即是在最簡要的篇幅,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什麼是「全民健保」?我們將從先備知識的整理與釋疑著手,介紹「社會保險」的意義何在?什麼是「總額預算制度」與「DRGs」?而各國的健康照護制度,有哪些不同之處?當前的制度設計、現存爭議,又是如何?隨後,我們將分別轉向「醫師」、「民眾」與「學界」三方,進行一系列師長的訪談與邀稿,從理論、實務、甚至是政治層面出發,針對健保的制度進行問答,期待能藉由不一樣的視角轉換,獲悉不同的深刻見解。

健保制度,是一個極其龐大而錯結的議題。此次的專題或許僅能略述一二,但仍誠懇希望能藉此機會,成為讀者對於健保認知的立足基礎,並且引發關注;畢竟若有志於醫療,則健保制度將不僅僅是我們職涯中的必然,而更會是我們走入社會的起始點。


Footnotes

  1. 黃煌雄、沈美真、劉興善(2012)。全民健保總體檢。台北市:五南。

  2. 遠見雜誌第 345 期,2015 年 3 月:「這份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醫療從業人員大調查,與數十個不同醫療從業人員公會、協會及醫院合作,涵蓋醫師、護理師、檢驗師、藥師、醫院管理部門及社區診所醫療相關人員,有效樣本 8733 份,準確度很高。報告中顯示,醫界 92% 對未來悲觀,令人憂心。」




創用 CC 授權條款

Related Posts:

  • 在全民健保之外──各國健康照護制度簡介|三除了全民健保,美國、英國、新加坡,又復如何? 文/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新加坡 李光耀曾言:「我們堅決反對西方式的福利制度,我們所要建立的是『東方式』的福利國家。」正是基於如此「亞洲價值」的信念,讓新加坡在脫離英國殖民之後,逐步建構起非常獨特的健康照護制度:醫療儲蓄帳戶(me&… Read More
  • 從全民健保看台灣醫療在醫學中心之外,來自基層醫療的觀點與經歷 文/儲寧瑋(陽明醫學系第十屆,醫 80 乙,1991 年畢業,麻醉專科,現任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勞盟理事) 越重要的事情,越需要簡短扼要,而且要放在前面講。不重要的事情放後面慢慢說,字數和重要性恰好也成反比。我先把重點先提到前面來講: 一… Read More
  • 醫師的角度──專訪陳明德醫師專訪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重症加護科陳明德主任 採訪/王昭祺、李瑋宸(陽明醫學系 109 級) 陳明德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外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目前為台北榮總神經重症加護科主任。 在此次難能可貴的訪談中,陳醫師不僅分… Read More
  • 專題結語:走向下個世代的蓬勃與成就系列專題匯整、回顧與展望 文/編輯部 健保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我們甚至要問,表面上得以名之的「問題」,其背後的本質確切為何?為進行探究,在此次專題的過程,我們首先針對全民健保的制度現狀、各國不同的健康照護制度,以及當前時常被提出討論的熱門議題,作概要性的檢視;接著透過民眾、學者、醫療提供者… Read More
  • 醫師的角度──專訪鄭浩民醫師走向品質提升與醫病雙贏,醫界需要團結 採訪/黃睿慈、陳旻、吳尉綱、王允翬(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鄭浩民醫師為臺北榮總心臟內科的主治醫師,也是畢業於陽明醫學系的學長。而本次系刊中所欲探討的重要議題──健保制度,實對於政府、民眾、以及醫療供給者皆有非常大的影響,而在未來進入職場,更與我們切身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