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6, 2015

問陽明通識為何物?

以多元思維比較通識教育價值之所在
文/朱華盛、陳建均(陽明醫學系 109 級)


著社會的進步與教育革新,人文與通識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人文」的定義到底是甚麼?對這個世代有甚麼重要之處?對醫學生而言呢?在探討這類議題時,我們常會特別強調「醫學生與醫生」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但難道一般公民和醫學生之間對人文的標準有什麼歧異?為了釐清種種困惑,我們訪問了醫學系系主任、副系主任與人社院的院長、副院長四位老師,希望從不同的專業領域出發,試圖在不同思維下,一窺「人文」一詞的價值與意義。

本篇將聚焦於對「通識教育」的討論,關於「醫學人文教育」則將於下個篇章探討。

訪談後與王署君老師合影


醫學系系主任──王署君老師



一種逹到「知」的手段,但無力於改變一個人的行為


關於通識教育,王署君主任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看法。他說:「基本上,一個人到了你們(指大學生)這個年紀,價值觀通常已經固定了,因此我們不太可能光藉由幾門課程就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事實上,不只通識教育,老師對於醫學人文教育的看法也是如此。他認為,「人文」是個複雜的東西,藉由系統性的課程讓學生有跡可循,循序漸進地逐漸體悟是必要的,只是,它或許能改變一個人所「知」的,卻不一定能改變一個人所「想」。

不過,對於通識課存在的必要性,王主任依舊抱持正向的態度。他首先肯定,通識教育是基本教育,以「量」而言,目前教育部和校方制訂學分數已經相當足夠,並指出:「陽明不是間『大學校』,所以學校即使設立外校旁聽、台聯大選課等課程,也常因為交通問題讓課程安排變得窒礙難行。因此,學校不斷在思考如何拓展通識課的觸角,並提供交通資源,也因為這份不斷求進步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中研院人文講座,而中研院的人文講座也是老師極力推薦學生嘗試去上的通識課之一。」從主任的話語裡,可聽出他對通識課程的本質,以及校方的努力肯定有加。

除了對本校通識課程革新的讚賞,另一方面,主任也認為,醫學生若能學習一些非醫學的課程,發掘「興趣」,也非壞事。「一個領導人才就應該具備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敏感度。」在訪談過程中,老師不斷強調「領袖人才」四個字,並以此標準看待本系學生。整體而言,主任雖然不認為通識教育能跟本地改變一個人的思想,但依舊正向的認可通識教育的良善初衷與其必要性。


全能,是領導者通往成功的途徑


而在談論通識教育的意義時,王主任則表示,「生物、化學、資訊等這類看起來較『硬』的必修課程,其實也可以歸類為通識的一種,畢竟它們也較偏向醫學專業以外的領域。」若我們能將這些課程設計得更深更廣,那麼,就能讓學生具備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而並不是只是狹隘地學習醫學知識。

大一、大二所學的基礎科學,並不一定要與醫學掛鉤,唯有這樣,學生的視野才能更加的開闊,有更好的世界觀,從而達到培育未來領袖人才的目標。

在訪談過程中,主任也告訴我們,其實,目前本系的課程規劃,讓大一、大二的學生先上基礎科學相關的課程,搭配通識教育,能讓我們對不同領域先建立粗淺的認識,等到未來需要時,便能相互應用也不一定,如此,便能更容易地整合不同裡用的知識,創造出更新更深的研究,使得不同領域的知識和學問之間的連接成為可能。


醫學系副系主任──凌憬峰老師



輕鬆學習,通識教育可當作一種能拓展視野的消遣


相較於傅大為老師(後文詳)對於通識教育的定位與定義,醫學系副主任凌憬峰,同時是北榮放射部的主任,則有較為不同的看法。

他指出:「醫學人文課程是必要的,而通識課程其實不是必要的。」因為有的時候真的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到。醫學生不需要特別吸收人文知識,而對於醫學生而言,學習人文知識更主要是看自己的興趣,唯有主動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或有興趣的資料或刊物來閱讀,才能更有效地去吸收且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凌老師表示,通識教育可成為一種消遣與興趣,「我們是從沒有通識教育的時代過來的,當年並沒有這些通識課程,也沒有規定一定要修滿醫學人文、通識多少學分,所以我覺得通識其實沒有那麼必要,對於其他領域的知識涉獵主要看自己的興趣。」

而老師個人也認為可以把通識課程當成增廣見聞的方式,因為以後進了醫院,我們要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群,若要建立良好的關係不能只靠醫學專業,嘗試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時候,通識學的東西可能會派上用場。

也許這跟從醫學的角度來思考是有很大的關聯,老師在醫院中服務了幾十年,通識教育對生活產生了多少影響,老師心裡自有一把尺。


人社院院長──傅大為老師



通識教育,是身為公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訪談的過程中,我們拜訪了本校人社院的院長傅大為老師。在訪談一開始,傅老師就與我們分享了他對「人文」一物的看法,他認為,「人文素養」分成「社會人文」與「醫學人文」兩個方面。以下著重範圍更廣的「社會人文」。

一、社會人文的範疇

「『社會人文』,指的是一個人對整體社會脈動或著人文研究的看法或了解。」老師指出。在這裡,社會脈動可以包含各式各樣的時事或熱門議題,可以是勞工權益、是政治,可以是環保,也可是性別議題;而人文研究則可能是歷史、考古或地理等研究,也可能是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文化。也就是說,社會人文是每個公民都應具備的素養,是「每個人」都應該關注的,而社會人文素養的具備與否,便反映在我們對這些事物的敏感度與看法。例如:在面對社會事件時,公民是否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或判斷資訊的能力?或者,在欣賞某場戲劇時,觀眾能否感知它欲傳達的人性與思想?又例如,對於特定文化的歷史脈絡我們是否夠了解,並能將相似的經驗連結到當代?種種我們對生活、對文化、對資訊刺激的反應,都能直接或間接反映我們的人文素養。

二、如何累積社會人文素養

那麼,要如何累積社會人文素養呢?「其實,在大學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借助「通識教育」的力量。」老師與我們分享到,「通識教育所給予的東西,是任何一個社會公民應具備的基本常識與能力,也就是說,通識教育應當是所有年輕人都經歷的公民培訓過程,不侷限於任何專業領域。大學中的通識教育所教授的知識通常較基本,但不僅提供開拓視野的機會,也是一般人探索人文興趣的契機。」而在我們離開正規教育、進入社會後,就能夠憑藉在通識教育中累積的基礎,依個人喜好或專業的不同,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鑽研、發展,發展出更深入的研究道路。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綜觀上述對社會人文素養的定義,以及我們自我充實的方法,通識教育似乎成了正規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當然,要培育所謂的「素養」有許多方法,我們也能靠自己主動涉獵各式各樣的知識、關懷與實際參與各類議題,但通識教育的設立卻能藉由正規教育將人文精神推廣到最大人口,讓較被動、或不知如何獲取資訊的公民(大學生)有管道可循,能依循著系統性的課程按部就班地成長。相較於一般專業科目,通識教育不僅涉及知識的傳遞,更能開拓一個人的視野,並能協助一個人構築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鍛鍊出對萬物更強烈的敏感度──它影響的,是一個人的思考方式。


最終的目的是與社會接軌


除了了解傅老師對人文素養的看法,我們也問到:「老師覺得,醫學生應具備什麼特質呢?」傅老師向我們分享了他對當前本校通識教育與醫學生面對的一些困境:「醫學生,也就是未來的醫生,應該更接近社會,更能融入當今社會大眾,而不是像從自我封閉在醫療的菁英領域。」他認為,醫療本身是個封閉的體系,正因為我們都將進入這座白色巨塔,才更應該提醒自己,不要讓生活和思維全都被專業與身分所侷限。

「醫學生應從學生時期就培養人文素養,人文素養能使人擁有更多元的價值觀和人生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個體和社會連結:掌握社會脈動、體現社會中各領域與階層的人的生活現況。」當醫學生學會多關懷除了醫療以外的經濟、政治、性別等不同議題,再回歸到專業時,或許能更理解當代社會對醫療的需求或困境。

例如:若能理解性少數面對的社會壓力,有助於培養自己的性別敏感度,在醫療行為中能更體恤病人;若明白中低階層的家庭所面臨的經濟壓力,是否也能在醫療中多一份熱忱,協助病人尋找資源補助的管道?老師希望,我們能走出狹隘的象牙塔,不論是現在或往後行醫的路上,都能張開自己的雙耳雙眼,無時無刻不忘感受社會脈動。

在訪談的最後,老師回歸到我們最初談的人文素養,強調其重要性:「當我們理解了與社會接軌的必要性,對容易自我侷限的醫療體系而言尤其重要時,再回到通識教育時,就會明白,不論是一般大學生還是醫學生,「通識教育」在人文素養的培育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腳色。」


人社院副院長──鄭凱元老師



通才,才是通往專業的捷徑


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擔任人社院副院長的鄭凱元老師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鄭凱元教授表示:「醫學系是要每個科目都很突出才能考上,全才型的人該如何被教育?應該要廣泛吸收知識,為什麼要把自己鎖入一個很專業的領域,無法成為像達文西那般的通才?」老師在教通識課程中發現醫學生有比較強烈的動機,學習、掌握內容上面的能力也較強,可以很快進入狀況。

不過,在培育醫學生的過程中,時常發生一個現象。鄭老師說,醫學生進入醫學院時,就像是顆「達文西的種子」──擁有像達文西那般成為通才的潛力;但經過了幾年的醫學養成,反而卻喪失掉很多特質。縱使這世界的趨勢是「強調專業」,但鄭老師卻不這麼認為,乃因許多問題需要「多方面」的知識來解決,例如:鄭捷的醫師吳建昌曾在精神鑑定時對他使用 Lorazepam 藥物,目的是幫助鄭捷放鬆,將過去的記憶「釋放出來」,並了解放鬆時的供述是否有調查價值,而鄭捷的律師團卻因此抨擊吳建昌醫師的用藥方式已屬違法的不當訊問方式;所幸吳建昌醫師曾修習過法律學,因此知道何種方式屬於合法,也能在訴訟過程中保護自己。由此可見除了本身專業之外,若能擁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知識,才能化解生活中會遇到的許多問題,於是通識教育即有了其重要性。

鄭凱元教授又指出:「現在醫療體制正在崩毀,卻可以重新建立整個體制,是否該融入更多的視野、思想,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問題。要改變這個體制,需要有知識、想像力與連結溝通的能力,因此通識課程對我們來說又更顯重要了。」老師認為,二十一世紀是需要「文藝復興式」的通才,能夠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解決更複雜的問題,因此我們該把視界打開。像是東南亞、中東等地的國家很有勢力與資源,若我們能熟習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的文化(這些都是通識教育的一環),才能搭起良好的溝通橋樑,擴大醫療可及之處,才是解決現在醫療崩毀的方法。


結  語


訪談完四位老師,不難發現,兩方對通識教育的期待與定位有所落差。我們分成以下兩點比較:

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針對通識教育存在的必要性而言,人社院的傅大為老師與鄭凱元老師皆認為通識教育是正規教育裡不可或缺的,在這點上,王署君老師也持正面看法,並肯定校方對於通識改革的努力,但王老師對通識的定位卻和前二者大不相同。

在存廢與否上,凌憬峰老師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相較於醫學人文課程,通識課程是次要甚至其實不需要的,畢竟醫學生也用不上相關知識,頂多作為興趣。


存在的意義


雖然傅老師和鄭老師同樣重視通識教育,不過他們兩人著眼點仍有些微差異。傅大為老師認為,藉由通識教育,我們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與當代社會產生連結」;而鄭凱元老師則進一步拓展通識教育的價值,認為它「結合了不同領域的知識」,使我們「得以領導整個世代,化解當代的社會問題」。

王署君老師認為「通識教育」的知識是一個領導人才所需具備的能力,在社會的巨大壓力下,我們不能不跟著吸收多方面的知識,否則將被社會淘汰;這點與鄭凱元老師的意見有些許程度的契合。綜觀王署君老師與前述兩位人社院老師的觀點,雖有所差異,但均以社會為出發點。

而凌憬峰老師的主要觀點在於「通識教育」是一種休閒和娛樂,雖然老師不否認通識教育的主流化與重要性,但也認為通識教育不是那麼必要,主要與個人的「興趣」有關。與人社院老師的觀點比較,有醫學背景的老師們的確較著重在「醫院中的人文」,如何與病人溝通等等,講求的是較實用的功能。

綜觀而言,我們不難發現,人社院與醫學院老師的想法有明顯的差距:前者的思維基本上以「普世公民應具備的素養」出發,重視通識與人文素養之間的關係,必強調其重要性;另一方則在思想的出發點上就已經站在醫療人員的角度,與「公民」和「人文素養」脫鉤。但兩者的想法多少仍有重疊,多認同通識教育能培育「通才」,以及其培養興趣的功能。


創用 CC 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