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8, 2015

醫師的角度──專訪陳明德醫師

專訪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重症加護科陳明德主任
採訪/王昭祺、李瑋宸(陽明醫學系 109 級)


明德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外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目前為台北榮總神經重症加護科主任。

在此次難能可貴的訪談中,陳醫師不僅分享許多健保制度下的醫院現況以及個人的看法,甚至也給了我們諸多行醫路上的鼓勵與建議,希望能幫助各位對於健保制度下的醫療現場、以及未來職涯選擇,都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健保制度,對於醫師行醫有何影響?


提到健保與醫師之間的關聯性,陳醫師相當巧妙地比喻:「就像考試會影響學生,健保制度也會影響醫師的行為。」既然有「考試引導教學」之情形,則健保的制度設計亦然,往往會對醫師原先出於專業評估的診療行為,產生外在因素的引導效果。

而就在這樣的關係之下,實務上健保易造成的問題之一,即來自於其對新興醫藥科技的回應、更新,往往比起現行醫療的迅速發展晚上一步。由於目前健保須評估審核的項目既多且雜,時常較先進、療效較佳的藥物還未能納入健保的補助範圍中,病患會因為其價格昂貴,而只能選用健保給付的療法,而醫師也囿於給付範圍,只好選用成本較低的療法處理病患的問題,因此無法如其所願地選用新的診療方式。

面對此種情況,陳醫師指出,即需要實際進行診療工作的醫師,以更有效率的溝通方式,向健保制定機關提出要求,讓健保盡可能地「同步」醫療的發展與醫病雙方的期待,才能為病患謀取更好的福祉。


那麼健保制度對醫學生而言,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所公布的醫師人力短缺數據,內外婦兒急診等五大科八年後將短少 7445 名醫師,亦即所謂的「五大皆空」;其中「缺最大」的是內科,短缺可能高達 3788 人之譜,究其原因,乃是內科醫師需求大,但病患群高齡化、病症越來越複雜,導致醫學生投入意願降低。

此外,醫學生選科的傾向,也間接反映在各科醫師平均年齡上;例如目前婦產科醫師的平均年齡為 57 至 58 歲,過幾年後即將突破 60 歲,發生急速「老化」的情況。高風險,外加負荷過重的勞累,導致某些科別的醫師年齡層老化嚴重;若健保的給付,甚而是醫療糾紛與工作狀況再不進行改善,恐怕將導致未來幾年都找不到「接班人」,而面臨關閉的命運。

而其背後的原因,引用醫勞盟秘書長賴奕菁所言:「健保在診療費上頭,各個科的診察費用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你可能是不同工、但同酬;有點腦筋的醫生思考一下,我當然是要走風險低、報酬比較高的科。」

賴醫師認為,健保給付制度上的缺失,相當大程度地扭曲了醫療生態,不過陳醫師也提出,五大皆空也並不全然是健保的衝擊之故;其他的大環境因素,包括醫療糾紛、工作時數和生活品質,對於醫學生與醫師的選科意願都造成了顯著影響。


臺灣全民健保當前遇到的問題?


陳醫師觀察,全民健保施行二十多年來,受到不可避免的困境衝擊,其實歷經了許多次的改制以回應,與最初已有殊異:例如在健保實施之初,確實貫徹了保險的理念,向全民收取保費,當病人有醫療上的需求時,病人向醫師尋求協助,醫師再向健保局申請給付。

然而,隨著醫療支出的膨脹,中央健保局(今改制為中央健保署)需要支付的金額逐漸大於收取的預算,金錢入不敷出,於焉漸次引進了「總額預算」制度,並以點值取代既有的計算方式,乃將全國醫師進行的服務量轉換成「點數」,再將健保總預算除以點數總量,換算每一點代表的價值。

但實際執行起來,總額預算卻造成了醫師之間彼此「衝量」的現象,最後使得每一點的價值被稀釋掉了,導致錢少事多的慘狀;再者,之後更引入年總額、月總額的制度,雖緩解了衝量的問題,但卻時常發生每一期即將結束之前,預算便已告罄的窘況。

至於目前經常被提出討論的論人計酬,似乎是一套理想的制度,即以家庭醫師為主、再為病患轉診至醫院的方式,不僅能回歸以病患為中心,更能一舉省下不必要的醫療浪費;不過陳醫師直指,由於家醫制度與台灣民眾目前養成的就醫習慣大不相同,民眾習慣自由就醫,轉診制度有待持續推動。

而有關健保制度的設計,陳醫師也認為,由於每一位醫師、病人都並不一樣,所遭遇與須解決的問題亦各不相同,希望以一套單一的制度能夠適用於所有情況,實屬難事,是健保制度必須考量到的難題之一。

另外,資源的使用也必須加強節制,以用藥為例,其實一些小病是可以不用吃藥便自行康復的,醫師也應確保病人是在真正需要的情況下,再行處方的開立;這樣可以減少健保的開銷,更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


血汗醫院的疑慮?


而當我們問到陳醫師,目前實習醫師每週平均工時達 88 小時,是否有超時的疑慮?

陳醫師則提出個人的見解:事實上,實習醫師是在工作學習,一味地縮減工時,可能會導致學習效果降低;而在我們實習時本應該竭盡所能,為未來成為一位勝任的專科醫師做足準備。就其所在的北榮神經外科而言,其實學生開完刀後就會有回去休息的時間,並不會讓其無限制的工作。

陳醫師不否認醫師「的確很忙」,但在不同階段有不一樣的模式:像是在當實習醫學生時,可能時常「身不由己」,生活必須跟著老師、學長的步調;但升上主治醫師後,生活即有固定的行程,空閒時可以自由規劃自己的時間。

因此,陳醫師呼籲,我們在看任何事物都應該維持中立的態度,了解這樣做法的背後目的,而不是抱怨或是抹黑。


陳醫師對於醫學生的真誠建議


言及於此,陳醫師話鋒一轉,給了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式:希望我們不要「人云亦云」,或是因為報章雜誌與學長姐的話,就排除了內外婦兒等科;另外,亦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如何有效地蒐集資料並做出適當的判斷,「就像一副眼鏡,帶歪了或是度數不對,就會看不清楚而影響我們看事情的全貌,進而形成偏見」。

陳醫師指出,我們應該在見習、實習的時候應保持沒有成見的心,看看那一科的工作模式是不是自己喜愛的,看看哪一科有遠景,再做決定。從我們在學六年的醫預、基礎、臨床課程中,就能夠漸漸地開始培養起自己的想法。

他也鼓勵各位,有能力者應要多加付出,而不是唯利是圖;大家都有可能變成某個科的病人,要有志氣、有想法,選擇要走大科的學生可能會因為環境與待遇不好而改變原有的理想,但是應該有扭轉現實的勇氣。「求人改變困難,自己改變則可以解決大半」以神經外科為例,確實很忙很累,不過是自己的所愛,可以讓你完成一件重大的手術、實現理想,「可以救人,不去嗎」?

醫學系的學生,未來大部分都將成為一位醫師,是社會中的菁英、撐起這國家的中流砥柱。而像我們身處在陽明大學,「學校小」、「比較單純」,陳醫師建議我們應該多把觸角伸出來,校內、校外活動都應該多加涉獵。例如一、二年級時不妨多參加一些運動、音樂社團,培養自己的興趣,在繁忙的課業之餘,讓身、心、靈都得到適當的舒緩。

此外,尤其是在英語能力方面的培養,將會對未來有所助益:不妨到國外看看外面的世界,培養國際觀,如果金錢充裕的話,留學是個不錯的選擇,或者參加 iGEM 訓練自我規劃研究的能力、參加模擬聯合國與外國學生接觸、交流,這些經驗都能夠增加我們見識的廣度,與檢視事情的深度。


後  記


這次訪談中,陳醫師從其工作上的實際觀察出發,向我們分析了全民健保的不同面向,包括健保制度的沿革與隱憂,更為健保導致五大皆空的因果關係、或是血汗醫院的狀況,做出了一些解析。

在步入職場之前,「實習醫學生」的身分正是一個不受框限的可貴機會;誠如陳醫師所言,我們應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努力發展,方能扮演屬於我們的角色。健保的制度不斷在改變,而往後亦將如此;故我們不應安於、甚至困於現狀,應持續關注與反思台灣醫療的未來。



創用 CC 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