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的修課經驗,看醫學與人文兩種文化
文/何思凱(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文/何思凱(陽明醫學系 108s 級)
因為選修校內的性別學分學程,我大二上時到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修了「性別與技術」一門課,開始接觸「科技與社會」(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這個跨領域的學科。
所謂 STS,意在破除「科技」與「社會」兩者的邊界,打開科技知識生產的黑盒子。簡單來說,STS 關注科學是否真的客觀中立?科技影響我們的生活,還是我們改變了科技的發展?面對重大的科技政策該如何因應?在如此注重生醫發展的陽明大學裡,座落著一所 STS 重鎮,用各種人文學科視野了解科學與科技的運行,實為特殊的存在。
用 STS 的觀點,反思校內對於通識課程、醫學人文的想像,更具有自我批判的力道。尤其當這類課程常認為替二、三類組的同學增添人文氣息,卻總被附加性、邊緣化地看待時,STS 要指出,「科學」與「人文」並不是互相獨立的兩種文化。截人文之長補科學之短,不但無法反省科學本身為何需要人文的潤飾,更是再次強化了兩者的壁壘分明。
兩種文化
英國科學家與小說家 Charles Percy Snow,在 1959 年一場講座中發表〈兩種文化〉(The Two Cultures),舉出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對立與敵視,正是造成重大社會問題的根源。C.P. Snow 身跨文學界與科學界,深刻感受到兩種知識份子的互不理解,對於社會來說是個重大損失,因為很多問題都需要兩種文化的互相合作。乍看之下,台灣許多社會議題也能輕易歸咎於科學家的專業壟斷、與人文學者的不切實際相衝突而產生,如核能爭議、基因改造、醫療糾紛等等。我們期望科學家具有人文素養、人文學者備有基礎科學知識,以為當兩者兼容並蓄、互相了解,就能減少衝突的發生。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之前讀了一篇文章,內容指出科學家發現了 Y 染色體上的 SRY 基因為性別決定因子,導致整個性別決定的研究著重在男性的發育過程,卻把女性視為缺乏男性發育因子下的自然結果,甚至不考慮卵巢也具有主導女性發育的作用。這篇文章意在說明,社會觀念會形塑生物醫學研究的框架與路線,因此科學研究中必須納入性別意識。
這樣的結論看似沒什麼爭議之處。但隨後我把這篇文章拿給一位生物老師過目,他並不認為此項研究含有性別問題,文章的作者有點小題大作了。因為研究的方向不過是根據既有線索進行,既然 SRY 基因在 Y 染色體上,那麼先研究男性發育的過程似乎是必然。然而,老師的說法並沒有解釋,為何女性的發育條件總被視為男性發育的一切相反或條件缺乏,生醫研究中的性別偏見依然可能存在。
「兩種文化」的說法只能告訴我們,科學與人文互不干涉,當後者作為前者的輔佐與調理,才能讓觀點更加完善。但這個例子中,我發現科學與人文縱然有溝通的管道,也往往是「有聽沒有懂」。這個原因不是 C.P. Snow 提出的兩種文化間的對立與敵意,而在於外加的人文思想並沒有碰觸到科學內在的社會面向,也就是科學知識形成的人為過程。正是這個人為的社會性未被徹底檢視,科學與科技的爭議才會懸而未解。
醫學尬人文
回到以生醫為主的陽明校園,我們在學習專業科目時,極少質疑這些科學知識出現在課堂上的脈絡。
我想到 STS 領域的一個經典案例,英國人類學家 Emily Martin 回顧 1980 年代以來的生物與醫學教科書,發現在描述精子與卵子交會時,精子常被描述成衝鋒陷陣的戰士,卵子則是被動的接受者。擬人化的科學敘述看似客觀,卻隱含著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無形中強化了意識形態。如果我們不去檢視科學知識的人造成分,便容易自恃獲得科學真理,造成知識的傲慢。
因此,若忽略了科學本身的社會層面,僅另外輔以人文學科的教學,並無法撼動到「科學真理的白色巨塔」。就像科學社群很難接受自己的研究被指責含有偏見,具有高度權威性的醫學領域也是如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要進一步談醫生的人文視野、醫病溝通、醫生地位與專業壟斷,都難有著力點。
如何迸出新滋味
大二開始我在中研院選修了醫學史人文講座。從西方醫學的誕生到進入東亞社會的過程中,醫學的演進是在不斷與人、社會的互動中建立的,舉凡醫院的成立、醫師地位的提升、醫學領域的擴張,既受外在的社會因素影響,也從內部重構以尋求突破。換句話說,一切都有其脈絡,一切都不是必然。「除魅」不只是宗教迷思的破除,也需要針對科學神話、醫學神聖性下手。
醫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如此,無論是把通識與醫學人文課程當作興趣、營養學分、正規修習或必需品,我們都很難否認醫學終究脫離不了社會。通識與醫學人文課程提供了一個管道,讓我們從不同於細胞、分子的角度與社會互動。
但我更希望,除了要求通識與醫學人文課程與醫學之路相輔相成,在那些專業的科目裡也能顯現出一點「人味」。就算是多提到一些醫學的歷史、實驗設計的發想過程、應用在社會的兩難,都有助於我們增加對於科學的反思及對於社會的掌握。人文不只存在於醫學人文,每項醫學都有人文,每項醫學都是人文。
第二十一期系列專題:醫學與人文的隔空對話